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喜歡綠燈俠的誓言 很棒 也很有感 當然我沒那麼偉大 那只是個夢想吧~~ 投資理財不了解的實在太多,自覺能力有限,藉此部落格作一些思考與思想體系省思與紀錄 喜爬山騎車看書影集,企業與產業深厚's 獲利品質與勤勉正直's經理人是企業核心,價格與價值有關(符合價值投資的少,知識學習的少,預測與雜訊不少,很多人忙這些無聊事~純企業永續經營現金流才是重點)

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

自然法耕作二分地農穫近600公斤米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自然法耕作農穫近600公斤米-160000848.html
自然法耕作農穫近600公斤米
台灣新生報作者: 【記者王志誠/綜合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 – 2013年11月11日 上午12:00..
五個關心農村發展的年輕人,在宜蘭縣員山鄉租了二分地種稻,自己挑選種子育苗、插秧,不使用化肥,去年的一期稻作,以自然、友善土地的農法耕作,收穫了將近六百公斤的白米,而且成功地把收成全數售完!
這群熱血的青年多半是七年級的研究所高材生,因為關心台灣這片土地,自去年開始參與「台灣農村陣線」運動,因為熱愛土地,嚮往體驗農村生活,透過前輩引介到宜蘭員山租地學種田,並替田地取名「宜蘭小田田」,他們憑著一股年輕人「勇往直前」的傻勁,開始在宜蘭當起了農夫。
團隊的靈魂人物吳佳玲表示,因為成員多半住在台北,大家原本想用分工、輪值的方式來照顧田地,但種田的前輩說絕對不行,一定得找一個人來專責,不然田地肯定荒廢!這時讀研究所三年級的吳佳玲,因自小出身雲林農家,自認擁有農村子弟魂,便毅然決定休學,來到宜蘭全職顧田。
青年團隊的耕作技巧主要是向在地農民陳阿公學習而來,除了親身體驗下田耕作之外,最大的收穫其實是跟阿公、社區農民的互動往來。今年團隊提出了「宜蘭小田田農村學校計畫」,希望藉由實地耕作來建立一個青年與農村連結的平臺,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農村,一起向土地、農民和水稻來學習,這一群對土地懷有深厚情感的青年,不盲目追求名利與金錢,願意回到農村協助農業發展,為理想而努力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

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Detail/136740.aspx#.UoA_rOmIqUk
宜蘭小田田農村學校 青年與農村相遇
(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1110 14:00:39)5個關心農村發展的年輕人,在宜蘭縣員山鄉租了2分地種稻,自己挑選種子育苗、插秧,不使用化肥、除草劑,收割後,曬米、碾米、出貨…,去年的一期稻作,以自然、友善土地的農法耕作,收穫了將近6百公斤的白米,而且成功地把收成全數售完!
這群熱血的青年多半是七年級的研究所高材生,因為關心臺灣這片土地,自2012年開始參與「臺灣農村陣線」運動,因為熱愛土地,嚮往體驗農村生活,透過前輩引介到宜蘭員山租地學種田,並替田地取名「宜蘭小田田」,他們憑著一股年輕人「勇往直前」的傻勁,開始在宜蘭當起了農夫…。
團隊的靈魂人物吳佳玲,有著令人嘖嘖稱奇的熱血與傻勁,因為成員多半住在臺北,大家原本想用分工、輪值的方式來照顧田地,但種田的前輩說絕對不行,一定得找一個人來專責,不然田地肯定荒廢!這時讀研究所三年級的吳佳玲,因自小出身雲林農家,自認擁有農村子弟魂,便毅然決定休學,退掉臺北租屋,來到宜蘭全職顧田。
「其實,來到宜蘭種田以後,我哭了好幾次。晚上一個人,跑到田旁邊,對著快要結穗的稻子大哭,跟稻子說話:『幸好我還有你們』,也不知道算是我在照顧田,還是這塊田在陪伴我!」吳佳玲跟著前輩的腳步,學習施肥、放水、打田、插秧,今年的稻子結穗,她開始忙著收割、碾米等工作,但偶爾也會有慕名而來的參訪團隊要接待,生活十分忙碌、充實,原本因為父母的期望念到研究所的佳玲,現在暫時放下學業,並在2年的農村生活體驗後,自許為快樂農夫,更因為對土地的認同感,她期許自己未來要為農村發展而努力。
青年團隊的耕作技巧主要是向在地農民陳阿公學習而來,除了親身體驗下田耕作之外,這次最大的收穫其實是跟阿公、社區農民的互動往來。這一群外來的年輕人突然來到社區學下田,陳阿公沒有排斥他們,反而教導了他們很多農耕知識,更敎會他們書本上沒有的人情義理,讓他們十分感動,還有社區的阿伯阿嬸也開始對他們產生信任,讓團隊成員們都十分開心,這段期間他們讓社區的長輩們從懷疑,轉為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。
今年團隊提出了「宜蘭小田田農村學校計畫」,希望藉由實地耕作來建立一個青年與農村連結的平臺,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農村,一起向土地、農民和水稻來學習。計畫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辦、青創總會承辦之「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」的補助,讓年輕人藉由下田勞動,真正地經歷「誰知盤中飧、粒粒皆辛苦」食農文化。
這一群對土地懷有深厚情感的青年,不盲目追求名利與金錢,願意回到農村協助農業發展,為理想而努力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!他們也表示會持續行動,將理想與現實結合,整合週邊資源、擴大行動影響力,使農村經濟永續發展。
為擴大青年社區參與,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「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」,目的在鼓勵青年朋友深入社區各個角落,發想創意、積極參與公共事務,實踐符合地方需要的計畫。今(102)年補助了33個各具特色的行動計畫,也期待藉由青年對社區的投入,深化社區文化傳承及永續發展,欲知計畫相關內容,請至青年署官網查詢(www.yda.gov.tw/青年公共參與/社會參與/最新公告)。

http://www.newsmarket.com.tw/blog/33380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